查看原文
其他

高考题材纪录片的影像记忆建构与价值取向

郭晓雅 CDRC2011 2023-03-31

2021年高考终于落下帷幕。高考是全国认可度最高的考试,也是参与人数最多,及普通人一生中最公平的一场考试。在纪录片领域,自2000年以来,出现了许多与高考题材有关的纪录片,主要包括《中国门》《高三》《高考》《高考2020》等,这些纪录片不断在国内国际各颁奖场上亮相,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同时,新媒体助推了高考题材纪录片的发展和传播,促使高考题材纪录片走进大众的视野,对大众生活产生的影响日益增加。


纪录片《高考》


高考题材纪录片运用纪实影像的叙事方式,以人性化的视角触及教育者、受教育者的生活,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其所再现的教育影像,是对真实世界教育生活的捕捉,是对教育处境的形象解读,承载着教育的理想和使命,这不仅是一种历史研宄的补遗,更在探究过去、现在的教育现状和教育问题的同时,也给未来的教育提供样本和启迪,刻画出在时代进程中人们对教育的理解以及教育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1、集体群像与个体肖像


亚里士多德曾指出,“似真性并非作品话语与其参照对象的关系(即与真实的关系),而是作品话语与读者认为真实的内容之间的联系”。换言之,对于纪录片真实性的读解,与观众的体验和感受密切相关。高考题材纪录片瞄准了当下社会生活中百姓大众最为关注的高考话题,聚焦于构成中国教育体系的最基本单元(考生、家长、教师、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状态,以故事见证者的视角,多方面、多角度地切入高考这一话题。


高考题材纪录片在叙事策略上大多采用肖像化和群像化相结合的方式,即每一部分中,影片都会选取一个特定的叙事空间,记录这个空间内每个被拍摄者集聚起来共同构成的被拍摄集合,同时又会在这个叙事空间内选取具有典型性或代表性的单个被拍摄者来具体叙述他们个体的故事,以集体的“群像”为影片丰富叙事线索和铺陈背景基调,以个体的“肖像”来阐述主题思想和引领叙事进展。


纪录片《高考》


纪录片《高考》于2015年8月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该片以六集的篇幅围绕着 “高考” 这一核心,用朴素的镜头语言为观众讲述了身处不同地域、社会背景和思想观念下的学子因高考而发生人生转折的真实故事。


在《高考之毛坦厂的日与夜》中,影片用大量的远景或全景镜头交代时空环境与人群。例如多次出现的教室内学生上课读书的全景镜头,真实再现了复读生群体的艰苦学习情况;例如拍摄考生家长在租住楼房内做午饭的全景俯拍镜头,大景深与类似国画的“多点透视”构图把处在混乱拥挤的高价出租房中学生家长的生活状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再例如某个复读生家长在简陋的佛龛前虔诚跪拜祈祷的镜头,虽然并没有介绍家长具体身份,但是这种镜头叙事方式十分生动地还原了毛坦厂中学复读生家长群体的一种心理和生活状态,有着“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巧妙艺术手法。


纪录片《高考》


在呈现个体“肖像”时,该系列中选取了何飞、吴世康等几名复读生与教师程晓东为主要叙事主线,用交叉剪辑的手法循序渐进地讲述了他们截然不同的经历,并在结尾交代了他们每个人与高考相关的“结局”,叙事逻辑缜密完整,也符合观众收看的心理认知过程。


这种群像与肖像结合的记录手法,搭建起影片多层次叙事构架和多视角发声的基本形态,这种处理方式让整个系列的纪录片在叙事表达上松弛有度,在人物性格刻画上真实不做作,增强了可看性,又极大地保留了被拍摄者们的真实生活与精神状态,具有饱满的艺术创作厚度。


重点围绕个别具有代表性的主人公展开叙事,同时兼顾整体环境,用大量空镜头展现人物群像,以此达到由点及面,以小见大的效果对于画面和细节独特的观察和把握,让“纪实”成为一种别具艺术美感的表达,让影像在还原真实之余又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


2、教育影像与记忆建构


在影像出现之前,我们往往通过真实的手写稿、老旧照片、史料等资料了解过去,纪录片影像的出现则使过去的生活、过去的状态被尽可能真实地展现出来。巴特莱特指出记忆是一个社会性的过程,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从而对记忆内容选择性地加以建构。


纪录片《高三》


《高三》由导演周浩拍摄于2005年,聚焦中国福建省一所普通中学——武平一中,以高三(7)班师生为主体,记录和展现了一个山区小县城的年轻学子们琐碎,重复和疯狂的高三生活。影片片头部分老师的声音先出、画面后入,展现的画面则是城市街道上低矮的楼房,整个机动车道上都是来来往往的电瓶车、摩托车,几乎没有汽车路过,说话的主人公是一位高三班级的班主任,他也骑着电瓶车行驶在马路的正中央,念叨着只有读书才有出路、才能改变命运。这样的声像画面明显地指向了破、旧、小的隐喻感,营造出了浓厚的小县城的形象,并在观者观看的过程中作为直觉印象存入到表象记忆中。


当片子随着时间顺序继续播放下去时,这个表象记忆作为观者的情绪记忆会一直贯穿始终,并进一步在脑中得到印证:这确实是一个国内典型的小县城代表,生在这里的大部分普通百姓只能通过高考这个唯一的途径寻求生活的改善、阶层的向上突破,因此学生、家长、老师都对高考非常重视。最初的影像画面蕴含的观感记忆,通过观看纪录片的深入,不断添加进新的情绪记忆,最后汇聚在一起成为观者对此片的最终影像记忆。


纪录片《高考》


技术媒介的发展让包括高考题材在内的纪录片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高考教育影像对记忆的建构形式和发挥作用都呈现多样化态势。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从来不是单一的影像对记忆的关系,纪录片中呈现、留存的社会记忆与纪录片影像本体是一对交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社会记忆不局限于某一特定时间段,借助媒介承载真实影像的形式,能够长久地留存、流传下去。对社会记忆而言,它会被媒介的形式所影响,也会被创作的主观力量、纪录片主角的主观力量所把控,还会被观者在收看过程中的主观选择与接受能力所影响。不同的媒介张力会对某种社会记忆的传播、建构、流传产生或积极或阻碍的作用,而产生阻碍作用的会使记忆建构的效果变得不理想。


影像能够承载怎样的记忆、承载什么范围内的记忆以及以何种形式承载记忆,又会受到创作的两个主体的影响。而社会记忆的被传播者亦即“传承者”选择哪种媒介形式延续社会记忆、个体存在的差异性都会直接影响观者对影像所承载的事实的判断,会造成社会记忆传承效果的不同。高考题材的纪录片,往往从现实关怀的角度出发创作,在相对质朴的画面中,展现生活原有的质感与内在真实纹理,既包含了浅层化的社会记忆,也蕴含了社会深层记忆,两种不同深度的社会记忆相互交叉、递进,构成我们对教育的整体理解、整体印象。


3、高考题材纪录片的价值取向


纪录片是多重价值集于一身的节目形态。其价值主要有三种,即人文价值、历史价值及经济价值。一般来说,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被看作是纪录片的基本价值,而经济价值被看作是纪录片的延伸价值。


纪录片《中国门》


2000年以来高考题材纪录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教育场景,丰富了纪录片的题材,纪录片对高考场景的真实记录是一个民族教育历史的印证,它承载了中华几千年的教育文明,也为教育工作者和研宄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对中国的教育改革提出了理性的思考。在未来中国教育事业不断前进、中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时代,纪录片将继续扮演一个忠实的记录者,一个客观的见证者和一个冷静的参与者。


纪录片《高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长久以来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通过纪录片的镜头语言来反映中国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影像工作者所关注和创作的重要内容,没有影像参与的历史叙事是不完整的,影像的缺席是一切历史叙述体系最致命的遗憾,它甚至有可能颠覆许多文字体系的合理性。纪录片是手段,呈现的教育内容是实质。高考题材纪录片通过影像方式为教育留存记忆,纪录片拥有天然属性就是创作者的镜头和思考的角度必须永远对准真实,无论是真实的自然,还是真实的社会,或者是真实的人,真实发生的历史。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内容竞争日益激烈,高考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更要注重采用更加多元化的创作手法,采取国际化的创作视野,站在全球化的角度把握纪录片的创作语言和技巧,并通过新媒体创新传播方式,以使与高考这一中国本土题材有关的纪录片更好地发挥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烜,俞虹.纪实的热度、厚度与刻度——评析纪录片《高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03):105-107.

[2]杨贵丽.2000年以来中国教育题材纪录片研究[D].扬州大学,2017.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传送门:









人物 | 大卫·爱登堡:70年自然探索之旅(下)

学术 | 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历史路径与当下迷思

《九零后》:联大历史中的青春岁月和精神传承

纪录片中的儿童影像:反观成人世界的一面镜子,洞见未来发展的时代缩影

致敬袁隆平:时代弄潮儿,田间梦想家

陈宏:再谈纪录片是最好的影视教科书

人物 | 大卫·爱登堡:70年自然探索之旅(上)

热片幕后 |《名侦探赛大爷》为何不像纪录片?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杨博雅 陈朵儿 

编辑:郭晓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